天金策略 原创亿万富翁牟其中:曾想炸喜马拉雅,三次入狱,小姨子苦等他16年_未来的_政治_锅炉工
人的一生有许多阶段,正因为每个阶段选择的不同天金策略,才让一个人的人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,同时也看到了与众不同的风景。
但不论何时何地,我们都要坚守法律的底线。
如若不然,即使家财万贯,终究要接受法律的制裁。
今天我们了解的就是一位企业家,他曾经三次入狱,却仍拥有亿万身家,纵使待在监狱多年,却仍有佳人相伴。
他曾突发奇想:炸掉喜马拉雅山脉,引入暖流,把青藏高原变成水田之乡,他就是我国首位亿万富翁——牟其中。
出身平凡,求学艰难
牟其中出生于四川的一个小山村,当时新中国还未成立, 国家仍处于动荡之际,物质更是短缺。
牟其中从小生活的就非常贫困,但让老师同学都惊讶的是,他自小就非常的活泼好动,在班级里经常更是活跃氛围的积极分子。
展开剩余93%从小物质匮乏的他,却并没有形成一种自卑的性格,反而学会了苦中作乐,对待任何事情都能乐观地看待。
老师经常还说他喜欢吹大话,如果他能改改这种喜欢夸大其词的性子,将来定能成就一番事业。
不得不说老师看人很准,未来的牟其中成为了富甲一方的企业家。
但他仍旧未能改变天马行空的性格,这也致使他的人生经历一波三折。
虽然牟其中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,可他从小就把读书当做自己的头等大事。
小时候上学堂时,老师就常常告诉他,想要走出这片大山,就要努力多读书,才能有机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。
老师用平凡而朴实的语言勾画了一个美丽而又神秘的世界,在小小的牟其中的心里,种下了一颗探索神秘世界的种子。
自此以后,牟其中不管去哪,都喜欢带着书籍,这个习惯即使在他未来入狱后也没有改变。
经历十几年的寒窗苦读,牟其中终于迎来了证明自己的时刻。
此时,新中国已经成立了10年之久,我国在各方面都已发生了天翻覆地的改变,这也为很多求学的学子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。
1959年,牟其中参加了当地的高考。
考完后的他可谓是一身轻松,迫不及待地想为自己这些年的辛苦画上一个句号。
本以为等来的是金榜题名的好消息,却不料,命运和他开了次玩笑:怎么也没想到,他竟然高考落榜了。
这次打击对于牟其中来说,无异于否定了他十年如一日的读书生涯,在落榜的结果尘埃落定之时,自己日日夜夜的努力全都成了笑话。
但牟其中从小就是不认命的人,颓废了两三天后,他又开始寻找新的出路,把方向转到了艺术方面。
他首先去了武汉中南艺术建设设计学院的大专班春季招生会,让他惊喜的是,自己真的成功入选了。
就这样,牟其中以为自己开启了大学人生。
可是好景不长,半年之后,牟其中因为户籍问题,不得不被退学。
后来,牟其中还去了新疆艺术学院,最终也是无功而返。
十几年辛辛苦苦的准备,终于走出了那一方小山村,可外面的风景固然美好,却没有他的一处容身之地。
牟其中的大学梦终究成了远方的期待,而此时的他,连去远方的路费都没有。
这不得不让他开始考虑现实问题,就是先养活自己。
可是在大城市人生地不熟,想要找份像样的工作难上加难,仅有的高中文凭也并不占一丝一毫的优势。
开始创业,成为富翁
无奈之下,牟其中只身又回到了家乡万县。
虽然高考落榜,但牟其中的文化水平在家乡还是比较高的。
再加上当时,我国乡村地区仍有很多的文盲,国家知识水平整体来说都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,这也给了牟其中很好的机会。
经过老师的介绍,牟其中进入当地一家玻璃厂,做了锅炉工。
在工厂中,他遇到了很多和自己一样的青年人,都有着对未来美好的期望和憧憬。
但每天锅炉的工作是枯燥而无味的,于是,牟其中又重拾自己的老本行——走到哪里都带着书。
牟其中读书时就非常喜欢马列主义,对于毛泽东的政治理论著作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,常常看得入迷无法自拔。
牟其中不光自己看,还经常和自己同龄的年轻人交流想法,对于那些不识字的工人,他就绘声绘色地讲给他们听。
由于牟其中从小身上就有一种感染别人的热情,没多久,他就在工厂收割了一部分忠实的听众。
大家的反馈,也让他对自己的见解变得越来越自信。
在工厂的十年间,他联合自己的工友一起发表了对当下时局的看法,凭借自己高涨的政治热情,一鼓作气写下了许多“杰作”。
其中就包括《中国向何处去》的长篇论文,表达了自己对于中国未来走向的看法。
正当牟其中欣赏自己的作品之时,殊不知此时正值政治敏感的时代。
毫无意外,牟其中被政治局抓到了监狱,并且决定判处以死刑。
虽然最后未执行,但牟其中还是在监狱里待了4年零4个月。
牟其中的第一次入狱可谓是造化弄人,差一点就沦为了政治的牺牲品,这也让他不得不开始重新思考自己未来人生的方向。
与世隔绝4年的牟其中,决定开启自己的创业之路。
当时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,大力扶持个体经济,这为牟其中的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。
他用自己手里仅有的300元,与人合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商铺,并为其命名为“中德商店”。
他的商业天赋也逐渐显现出来,在别人都在想方设法获得更高利润的情况下,他却反其道而行之,站在顾客的角度思考问题,实行“三包”政策。
凡是在商店购买东西,都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包修、包退、包换。这一新型的销售模式,吸引了大量的顾客慕名前来。
用了仅仅一年时间,牟其中就获得了8万元的利润。
要知道,在他们那个年代,当时工人一年的工资也就几百块左右。对比之下,牟其中仅用300元的成本换回了8万元的利润,这种商业操作在如今也找不出几个。
尝到了巨大甜头以后,牟其中开始不满足于开设商店,而是把目光转向了倒卖货品,通过低价买入、高价卖出的方式获取暴利。
牟其中先从兵工厂低价购买了一批铜制钟,然后以艺术品的形式高价卖给上海各大商店,一时间,利润如流水一样倾泻而来,这让他感觉到自己寻找了一条可靠的经商之道。
于是,牟其中开始把商品扩大于各个行业,成为了名副其实的“倒爷”。
可是,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中,所有的东西都是明码标价,而牟其中这种投机取巧的形式在当时是不被允许的。
果然没过多久,牟其中又被相关部门盯上,最终以“买卖卖空”的罪名被关押。
不同于第一次进监狱的慌忙无措,这次入狱不仅非常淡定,还唤起了他潜伏已久的政治热情。
在狱中,牟其中写了多篇关于中国改革的文章,表达了自己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看法,部分文章还引起了政治局的高度注意。
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,11个月后,牟其中被无罪释放。
出来后,他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造“中德商店”,首先把商店设立为中德实业开发总公司,大规模招聘新员工并为其创办夜校。
除此之外,牟其中还涉足房地产,兴办旅游业。
从创业到1989年以来,没有人能说清他做了多少贸易生意,涉足了多少个行业。
单从最初的“中德商店”发展到后来的南德公司,就已经创造了一个商业神话。
虽然牟其中纵横商场多年,但除了圈里的人知道他以外,很多人对他的名字还是一无所知。真正让他名声大噪的,就是赫赫有名的“以车皮换飞机”的事件。
牟其中在火车上偶然得知苏联要卖飞机的事情,发现这是一个绝好的商机。
由于苏联无法开展轻工业,于是牟其中采取以物换物的形式,以500车皮的轻工业商品换取了苏联的一架飞机,后来又转手卖给了四川航空。
据说,这次飞机的倒卖,牟其中至少获得了1亿元的利润。此后,牟其中成为了商圈的一个神话,也是中国首位的亿万富翁。
不务正道,锒铛入狱
随着商业规模的不断扩大,牟其中也有了更多的资本,去尝试开发新的领域。
1993年,他以优惠的价格购买了满洲里10平方公里的土地,并且开始整体的规划建设。
1995年,他先后购买了俄罗斯两颗卫星,并投入到南德集团研发使用。
或许是资本力量的强大,让他在各个领域都显得游刃有余。
于是,他开始了不切实际的幻想,放出狂言:要炸掉喜马拉雅山脉,引入印度洋暖流,使得青藏高原成为适宜人类居住的鱼米之乡。
虽然想法很美好,但始终不具备实施的现实条件。
牟其中的公司发展的可谓是如日中天,自然也引来许多竞争者的眼红,开始盯紧南德集团。
这时正赶上国内又一次的通货膨胀,钱不值钱的境况使得南德集团也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。此后几年,牟其中一直都在为债务和现金流奔波。
不幸的是,南德集团还是遭到了资金链断裂,公司陷入空前未有的危机。
最终,在1999年,牟其中以信用证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。
此时的他,已经到了花甲之年,却不料年过半生,获得一个锒铛入狱的结果。
雪上加霜的是,牟其中的第二任妻子夏宗琼与其离婚,并远走他国。一时间世态炎凉,身在监狱的牟其中,不知道自己还能再相信谁。
这时,夏宗琼的妹妹夏宗伟出现了,说可以帮助他申请法院申诉。
在此之前,夏宗伟一直担任牟其中的秘书,可以说是他的左膀右臂。
夏宗伟的出现,对于牟其中来说,无疑是茫茫黑暗中射进来的一道光,以致于此后十几年,牟其中都不曾忘记这一天。
夏宗伟忙里忙外,寻找一切可以证明牟其中无罪的证据。
可是墙倒众人推,曾经南德集团所建立的一切关系网在此时都回到了原点,人人避之而不及。
可是夏宗伟仍不放弃,一次又一次法院到监狱的两地奔波,从未动摇她为牟其中证明清白的决心。
一开始牟其中还抱有希望,可是始终等不来自己想要的结果,再多的期待都被消磨成了失望。
妻妹苦等,物是人非
眼看申诉无望,夏宗伟却一直坚持,还告诉牟其中一定要撑下去,就这样一直等了16年。
终于在2016年,牟其中又得以重见天日,这对已经不再年轻的有情人终成了眷属。
牟其中出狱后,已经与世界脱轨了十几年,当初的亿万富翁也早已改朝换姓,属于他的辉煌时代也成为了历史。
十六年时间,足以改变很多事情,但唯一没有变化的是牟其中对于商业的那份热爱。
纵使他已经白发满头,却仍坚持关注财经报道。
面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如此迅速,社会发展的更加便捷,人们的生活过的有声有色,作为一代老企业家,他感到只有满满的自豪感。或许唯一可惜的是,自己没能亲眼见证。
牟其中在商业的天赋确实非常人可比,只可惜生不逢时,太过刚直。如果他循规蹈矩一些,或处事低调一些,不那么狂傲,可能我们今天看到的又是另一幅光景。
但设想终究是设想,或许正是因为牟其中身上具有不可一世的傲气,才能做出“以车皮换飞机”壮举;才能三次入狱,却仍然不减当年的风气;才能吸引妻妹苦等16年,终得相聚。
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”说不定十年之后,牟其中又会重新创造一个商业神话,为自己的人生再添辉煌。
牟其中一生经历起起落落,心性早已非同常人可比。
耄耋之年天金策略,回顾一生,所有辉煌落魄都成了过往云烟,为人一生,能不求后悔,已是人之幸哉!
发布于:天津市宏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